為期三天的「2030 教育 AI 年會」, 9 月 24 日於華山 1914 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圓滿落幕。這場論壇是專為所有台灣公民與政府、企業、NPO 辦理的行動型論壇,透過「偏鄉教育與 AI 」、「數位學習與 AI 」、「創新教育與 AI 」、「雙語教育與 AI 」及「人才發展與 AI 」五大主題的思辨,探討未來教育路徑,並期望能為台灣孩子創造面對 A (AI 迅速發展)、B(Birthrate 少子化)、C (China-U.S. Competition 中美競爭)三大挑戰的途徑,打造適才且適性的未來教育。
最後一場「人才發展與 AI 」趨勢論壇,邀請前新加坡智慧國家辦公室主任、美國奇點大學講師 Karen Tay 擔任講者,由流線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戴季全主持,攜手產、學界等專家帶來第一手觀察,激盪如何培育新世代的看法。
人類不會被 AI 取代的三種能力
台積電人力資源資深副總何麗梅表示,台積電跟均一平台教育基金會合作 7 年,特別在疫情期間均一和主流教育接軌非常好。何麗梅舉例,之前她去英國參觀 3 歲孫女的幼兒園,看到學校有一間 STEAM 科技教室,裡頭有電腦、大銀幕與很多道具都和科技相關,讓她深刻感受到 AI 教育應從小開始。
何麗梅發現人類有三種能力不會被 AI 取代:第一是「創新力」,重複、有標準答案的工作交給 AI 即可,省下的時間應多想創新的點子;第二是「溝通力」,像是視訊遠距往往缺乏感動人的能力,因此現在連 Google 都逐漸把員工召回辦公室;第三點,則是「持續終身學習」的能力。
為台灣而教教育基金會董事長劉安婷提到,在三天的論壇中,與談者不斷提到借鏡新加坡,這次主辦單位特地邀請前新加坡智慧國家辦公室主任、美國奇點大學講師 Karen Tay,強調在充滿未知與變動的未來,兩國彼此若有深刻的認識及結盟,便能發揮最大的合作,對雙方帶來助力。
AI 發展推動教育轉變,學習與探索力成新時代關鍵
新加坡智慧國家辦公室主任、美國奇點大學講師 Karen Tay 指出,AI 時代有別於工業時代,工業時代的教育和職涯,是由政府提前 4 年預測產業趨勢並規劃大學招生,然後學生一路金榜題名並獲得終生穩定工作。相較之下,現在是短短 4、5 年內,某些職業類別出現又消失,就算是矽谷的 STEM 博士,也可能經歷短時間更換多次職位的情形。
以教育面來說,Karen Tay 強調,過去的教育是催促孩子找到人生勝利組模式,竭盡所能避免失敗、賺大錢然後早日退休;現在則是幫助孩子深入體驗不同的生活與做事方式,幫助孩子找到內在動力、享受探索與發現的過程,同時也要教育孩子認同人生是一連串的假設驗證,而非一連串要通過的考試。因此,我們可以培養孩子的學習心態,並鼓勵海外求學與探索人生,比如新加坡國立大學海外學院,就規劃在截然不同的文化環境中工作半年,讓所有學院學生都可以獲得海外學習機會。

運用 AI 強化服務,助攻金融業跟上世界腳步
流線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戴季全在交叉討論時,分享國泰金控董事長蔡宏圖曾表示,希望國泰金控變成「以金融為核心的科技公司」。這個概念和現在談論的 AI 教育有點異曲同工之妙,特別是在 AI 的趨勢浪潮下,未來國泰金控會不會成為「以金融為核心的 AI 公司」?
國泰金控總經理李長庚回應:「這當然是我們的夢想!」只是由於金融機構監管嚴格,不像 Google 永遠給大家最新的東西,金融業永遠只能選擇通過驗證的產品,因此許多高階主管都自嘲得了數位憂鬱症、AI 恐慌症。
儘管如此,李長庚強調國泰從 2016 開始進行全面「數字轉型」,並在 2018 年導入智慧客服。令人驚訝的是,智能客服從 2018 年一個月 9 萬通,成長到現在136 萬通,但服務的總通數卻仍相同,意即員工接電話的品質有很大改變,會有更多時間可以提供複雜且細膩的服務給客戶。另一方面,在時代快速變化下,國泰金控為避免組織老化,於是特別和外部線上學習平台 Hahow 合作,鼓勵員工自主學習。截至今年八月底,平均每一位同仁使用平台的學習時間為 9.2 個小時,國泰金控也持續運用 AI 工具強化內部訓練,跟上世界的腳步。
AI 賦能教育是發展競爭力的基礎
Google Taiwan 總經理林雅芳指出,AI 與 Google 息息相關,一直以來 Google 的願景就是希望能夠匯集全球資訊使每個人受惠,未來 Google 也會積極著眼 AI 並持續賦能,回到公司創立的初衷。
均一平台教育基金會董事長暨執行長呂冠緯表示,教育理論在 40 年前就驗證過,「一對一家教」是最有效的教育方式,現在的生成式 AI 教育工具,就可以轉換成蘇格拉底式的 AI 家教,具備同理心與引導力,是未來發展教育競爭力的關鍵。
呂冠緯期許,當教育 AI 能發展、教育工作者被賦能,那麼「讓每個孩子不論出身,都有機會成為終身學習者」的願景將不再遙遠,因為沒有學不會的孩子,只是每個人都需要更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。
(原文刊登於科技報橘,感謝免費授權轉載)
延伸閱讀:
- 均一教育平台董事長呂冠緯:教育 AI 可以成為下一個台灣的世界級創新
- 【2030 教育 AI 年會 ── 趨勢論壇 I 】「偏鄉教育與 AI」: 當 AI 助攻教學已成全球趨勢,台灣如何成為 AI 教育大國?
- 【2030 教育 AI 年會── 趨勢論壇 II 】「數位學習與 AI」: 數位學習需公私協力,懂得使用 AI 就能進一步翻轉教育
- 【2030 教育 AI 年會 ── 趨勢論壇 III】「創新教育與 AI 」:社會共識是改變教學的關鍵,勇氣是開創教育新模式的必備
- 【2030 教育 AI 年會 ── 趨勢論壇 IV】「雙語教育與 AI 」:如何讓政策與教學現場無縫接軌,是以 AI 提升並落實雙語教育的關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