專訪濱江國中 李記萱老師
在尋找教育現場故事的時候,夥伴馬上就想起了濱江國中的記萱老師,敢於學習創新、不斷突破的記萱老師,在每一次的互動交流中總是讓均一夥伴印象深刻。懷抱著期待的心情,我們在上次參與老師的公開授課後,立刻邀請老師受訪,期待能跟大家分享記萱老師一路走來的教與學之路!
|真誠的心是教育的基石
剛剛抵達學校,記萱老師便笑著引導我們進入校內,來到她擔任導師班的班級教室。教室乾淨整潔之外,看到許多教具、桌遊,還有很多她與學生共同創造的小巧思,在這間明亮的教室內,處處可以看見師生共同成長、彼此連結的軌跡。
跟老師聊起她走上教職之路的原因,記萱老師爽快地回答:「其實一開始是因為長輩們都說,當老師比較有保障啦!」沒想到,一路順利考上正式教師後,考驗才真正來臨:「孩子們的背景多少會有差異,我發現自己很難去幫到學習較後段的孩子,因為我的背景單純,有時候很難設身處地去同理孩子不一樣的成長背景。」
記萱老師有時會因此而感到沮喪挫折,然而沒有想到,過去曾經認為自己無法幫忙的孩子們,在畢業後仍有回來看她、給予她真誠的感謝,而她也因此而在教師的位置上堅持了下來:「當他們告訴我,很感謝我的教導時,我真的很感動。他們當時不一定能理解我所說的道理,卻能感受到我是真心為他們好,雖然過去的方法錯了,但真心對待孩子,他們還是會感受到、會感謝陪伴他們成長的老師。」
|開始嘗試,就有持續翻轉的機會!
然而教書幾年之後,記萱老師發現班級的樣態逐漸改變,孩子的程度落差越發極端,意味著老師面對更多的挑戰,她也因此重新思考教與學的關係:「對自己要求高、成就好的孩子,好像並沒有因為我的教學而有更多成長;而學習需要更多幫助的孩子,又無法在單純講述的教學方式下學會、學好。」
因緣際會之下,記萱老師接觸到桌遊,並帶進了班級教學之中,看著孩子們開心地在遊戲中學習,老師開始希望能在教學中融入更多不一樣的素材。「當時我只是簡單地在幾堂中安排分組活動,孩子們的反應很好,讓我渴望想做得更多,卻不知道怎麼開始。」

於是她大量參與研習活動,前後接觸了許多教學社群,甚至拜託家人協助,在育嬰假時遠赴南部參與夢N研習:「我很感謝一路上遇到的老師們,他們很務實地分享教學方法怎麼應用、孩子會有什麼狀況等等,讓我收穫很多,也確定了自己該怎麼做,才最能幫助到孩子。」
「最初,我只是希望解決『學生沒有良好的學習、老師上班很無力』的問題。」記萱老師回憶著:「參加研習時曾經聽夥伴分享過:『我們不需要變得很厲害才能開始,而是需要開始,才能變得很厲害。』」於是她抱持著只要開始,就能越來越好的心態,在回歸教學之後,一改過去的授課模式,展開了全新的教學計畫,下一集,就讓我們一起看看記萱老師正式踏上翻轉後,與學生們擦出了什麼樣的火花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