Young 是均一教育平台的平台總監,過去他從前後端工程師、資料工程師等角色,逐步到發展出以「資料科學」為核心的職涯定位。現在領導均一的產品、軟體團隊,並準備進一步招募與發展資料團隊。
這篇訪談當中,Young 分享資料科學的經驗、資料人發揮所長的建議,以及在均一的資料工程師與業界的不同之處。
用證據挑戰權威
「資料人發揮專長的方式之一,是用資料為依據,補足人在感性上的盲點。」
均一平台總監 —— Young
Young 自認個性較反骨,從小就認為沒有絕對的權威,凡事喜歡挑戰現狀,自己探索事物的全貌與真相。這樣的個性難免遇到較多的摩擦,例如還是新鮮人時,Young 曾主張未來三年會輔佐主上位,自己則接替主管的位置,但這樣的主見在職場上未被受到歡迎。儘管如此,藉由資料科學專長輔助,Young 在各種決策的場合,更能以理服人,提升決策品質。
最早接觸資料科學時,Young 是軟體工程師,當時公司沒有資料專長相關的職能角色,遇到問題,才設法收集資料解決,因此許多重工,且知識沒辦法累積。所幸組織已經有一定規模,常用的數據和決策邏輯已經很明確,Young 自主設法讓數據自動化呈現,提升內部討論與決策的效率,並主動提議做資料工程的深化,可惜受限於商業模式以及當時組織的大小,沒有機會實踐更完整的資料科學團隊。經由自主的學習與研究,Young 發現「資料」跨技術與商業思維的特性,非常符合自己熱愛跨領域學習的特質。
「如果你有一個假設,我不認同,那我們可以討論我們如何驗證這個假設;你願不願意捲起袖子,我們一起去證明這件事?」
均一平台總監 —— Young
對 Young 來說,資料不是按照 SPEC 做事的工人,應該是出謀劃策的軍師,要能夠問出好問題、提出有效的研究規劃與解決問題的方式,最終能夠促使組織全面的進步。同樣的,在打造均一的資料團隊時,Young 特別看重成員是否有決心磨練技術與思維,能夠持續學習與成長。
用資料專長發揮影響力
Young 觀察到,業界資料人的薪資水平,反應該產業商業模式的成熟度,但未必能反應該職位的能力要求與發展性。在選擇資料相關職缺時,除了薪資行情,也需要評估自己想發揮的方向是什麼。例如部分產業中的資料職位薪資普遍較高、工程技術發揮機會多,但對於商業、產品決策權較無權參與,也有部分資料職務長期只是按照指示做事,發展空間有限。
在台灣,受限於市場大小與企業文化,許多公司以「人治」為主,資料工程師較難發揮,且往往身兼多職。當然,人治沒有絕對的好或壞,許多經驗豐富的創業者、經理人,都能夠以自身經驗判斷,做出傑出的決策。但如果是經驗較淺的經理人,有資料專業輔助會有很大的幫助。
如果只想專注在資料專長,在跨國大型企業滿有機會;如果喜歡跨領域、喜歡斜槓,且期待自己的聲音被聽見、能參與重大決策,也許在台灣重視資料的新創能有舞台發揮。無論大環境如何,Young 認為最重要的是回到「自己想要什麼」,確保你的選擇,能夠帶給你想要的價值。
在不同的團隊擔任資料工程的角色,意義非常不同。Young 回想起自己在均一教育平台發展早期,曾經不滿組織的某些決策,受到外部少數個人的意見左右。他問當時的組織領導人方大哥:「為什麼我們要屈服?」方大哥提醒:「做對的事情比較重要,還是自己的面子比較重要?」Young 啞口無言。他體會到方大哥的格局之大,相較於執著個人的成敗,方大哥更以天下為己任。
非營利組織裡的資料科學
作為非營利組織,Young 領導的均一資料團隊不隸屬於任何部門之下,對內,不為了 Sales 或任何商業利益說話,練習用「證據」溝通,並學習洞察各個部門潛在的通點,不斷地迭代實驗;對外,保持中立與開放,因此夠經由政府、企業合作,取得大量數據資源。均一也對外公開資料,在 Kaggle 上提供相關學者研究。
願景使命不只是文字的敘述,更要能夠以數據佐證。隨著均一下半年在「差異化教學」的進展,將會有更豐富的課程上架、產品優化、師資培育等專案,這些專案都需要數據追蹤,量化成果與影響力。在均一的資料團隊,每一分產出都將推進「用科技提供個人化學習」的研究與實踐,以數據分析的角度出發,設法回答困難、抽象,卻又攸關教育長期發展的問題。例如「哪些學習內容對孩子的幫助顯著?」、「數位學習的成效如何衡量?」、「哪些作法,最有有助於弭平教育不公平?」等等。
資料人在均一
關於均一資料團隊特點,Young 期待培養資料人跨職能發展的能力,例如資料專業搭配產品思維,能做產品,搭配產業專業知識,能做決策顧問;預計透過以下三個面向,逐步幫助資料人成長:
- 技術磨練
學習用軟體工程的原則來處理資料,包含模組化、自動化及測試,可以隨時自動監控我們資料的狀況。目前均一的軟體組已經落實以上精神,希望體現在資料工程當中。加入初期將會先處理 infra 基礎建設,一部份是資料清洗與商業邏輯重構,一部份是與後端工程師合作,從平台把資料存取出來,此外,也會從 GA3 轉移到 GA4、使用 Google Cloud。
- 思維培養
主動幫助做決策,甚至擔任決策者。能主動告訴我們你想用什麼工具、想做什麼。能夠 survey、實驗,提出規劃與方案。均一的專案很多元,資料人的研究也能夠很多元。只要善於主動提案、敢於挑戰,這裡是能讓資料人持續成長的舞台。
且奠基於非營利組織的本質,不需要為商業目的包裝研究的結果,而是能夠用客觀研究結果,推進組織甚至教育整體的發展。
- 團隊建立
均一的資料團隊曾經歷幾次更迭,目前依據均一架構調整與營運模式,正處於重組草創階段,但歷年累積的數據資本、基礎建設與深厚的工程底蘊,讓這次的資料團隊不需面對龐大技術債,能夠站在穩固的基礎上,與工程團隊同時推進。同時由於重組,資料團隊的工作習慣、文化、團隊組成還有很大的彈性,如果是有創業家精神,想打造自己理想中的資料團隊的人,將會有很大的發揮空間。
如果你是資料人,享受斜槓、樂於挑戰且熱愛親手解決困難的題目,歡迎與我們聊聊:
均一資料工程師招募中:https://official.junyiacademy.org/data-engineer/
均一資料經理招募中:https://official.junyiacademy.org/data-manager/
作者 / 編輯|Emily Tsa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