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破你對 NPO 的想像 —— 專訪均一架構師 Isacl

非營利組織內的軟體團隊

在軟體的世界,「分享」的成本很低,動動手指頭就能與全世界的人分享自己的創作,他人也能享受相同的成果,並且持續讓它更好。

—— 均一架構師 Isacl

近年來,許多跨過企業駐台爭取台灣軟體人才,疫情掀起遠距工作潮後,軟體人才有更多跨國遠距發展的可能;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環境下,有一小群軟體工程師,毅然決然選擇了台灣當地的「非營利組織」,作為實踐自己抱負的場域。究竟這個軟體團隊有哪些獨特之處,吸引頂尖台灣技術人才與知名外商的軟體人投入?這次邀請到均一架構師 Isacl,分享他眼中的均一軟體團隊。

從教育願景出發的團隊文化 —— 開放且重視參與

唐鳳曾提過參與政府並非目的,而是為了持守「讓大眾更容易參與政治」這個價值觀的手段。均一的工程師伙伴分享到,投入在均一的工作,也是他實踐自己理想中「大家都能簡單參與教育」的方式;均一教育平台雖然還沒有做到 Open Source,但團隊期待持續推動「開放參與」的教育,且現在進行的每一步,包含正在展開的「重構」專案,都將幫助產品變得更容易參與。

在軟體的世界「分享」的成本很低,動動手指頭就能與全世界的人分享自己的創作,他人也能享受相同的成果,並且持續讓它更好。工程團隊喜歡開源文化,也享受「一起動手做」的感覺。均一產品若能做到 Open Source,外部參與者也能發揮貢獻,且能夠讓均一的內容更容易被外部單位使用。雖然目前程式中還有不少寫死的密碼需要移除,也還缺功能說明與 contribution guide,均一團隊仍逐步往這個方向邁進。

當前的挑戰 —— 重構

2020 年度,均一教育平台產品上線滿九年,程式庫累積了需多待解決的問題,均一教育平台的功能看似單純,但其背後運作的程式碼複雜程度,已經與功能不能相提並論。拿冰山做比喻,技術債就像是冰山水面下的那塊,而帶給使用者價值的是水面上看得到的部份,我們每開發一個功能,冰山也會向下沉多一點。開發任何的新 feature,都有許多顧慮。面對這個困境,團隊決心展開一波重大的均一教育平台重構行動。

重構有許多的方法,而均一目前選擇的是較有挑戰性的那一種。Isacl 比喻:「就像做房屋翻修裝潢的同時,不能破壞原有的家俱。」均一教育平台的一大特色,就是讓用戶可以持續追蹤自己的學習,以「終身學習」為目標,有許多既有的紀錄與功能環環相扣,因此必須選擇較費工但也較能顧及全局的重構手段。

「大家可能覺得數位學習平台不需要太厲害的技術,也不用 handle 太麻煩的流量。確實,如果跟電商比,那麼同時要處理 transaction 的狀況確實沒有這麼多。但是,在疫情來了以後,其實均一也是要同時處理 30,000 位 concurrent users,daily active users (不重複) 超過 50 萬。2021 年 五月,教育現場的停課不停學,造成數位學習不再是邊陲議題,而是主流議題。這裡面,均一為了能夠走更久,確實從去年起把將近有 10 年歷史的 codebase 開始做有系統的大重構,光是 2021 Q4 就刪除了約數十萬行 code 並 且不影響產品功能,同時也把所謂根檔案路徑從 250 個整合到 110 個。做這些事情,都是為了讓軟體工程師有更有效的開發環境,能去因應不斷成長的使用者與開發需求!」


——均一 CEO 冠緯

對於 2022 年面臨的困難與挑戰,團隊將其當作一次大掃除,儘管重構沒有「完成」的一天,軟體程式本身需要持續地維護與更新,但至少這次大規模重構之後,均一更有信心可以加速日後的開發、降低維護成本,也為未來「開源」的目標鋪路。

「現在正在進行軟體大規模簡化。均一的網站功能不複雜,但是系統經歷過不同開發者多年的開發,程式非常龐大,這遠遠超出我加入前的想像。幸好均一已經有良好的 CI/CD 及 issue tracking、code review 等基礎,管理層也願意放手讓我們做,讓這麼困難的重構成為可行的工作。」

——均一架構師 Isacl

團隊日常 —— 落實參與與多元文化

「每次聽夥伴分享成果或目標時感受到的教育熱誠都很印象深刻;每天最期待的是 daily scrum 後的『微分享』時間,可以從夥伴身上學到很多東西。」


—— 均一架構師 Isacl

均一的軟體團隊組成多元且重視每個成員的參與,也關心夥伴們的生活;團隊內的分享很活絡,夥伴們都很樂意互相幫忙。團隊不定期安排 hack day,會處理平常排不進排程、但又很重要的事件,近期項目例如整理 notion、整理 issue,以及自動化測試星空探險隊的活動。

*星空探險隊是均一平台教育基金會每年年底舉辦的線上學習活動,也是全台最大的中小學線上學習活動

多元自主的均一軟體團隊,特別需要有自學能力以及強烈內在動機、認同感的人。工程團隊描述到,均一的技術流程很好,但滿多滿雜,需要能獨立思考的工程師。對年輕夥伴來說,必須有明確的自我成長的目標、有認同感,以及在均一的任務上堅持和努力的決心。

「組織很尊重每個人,但自己要知道自己要什麼。」團隊的工程師認為自制力、上進心是均一人不可或缺的核心特質,若自身有明確的追求,均一的大流量、組織內學習機會、多元開放的風氣,能讓成員在這裡累積到很不錯的經歷。

做一份能持守自身價值觀的工作

在工程團隊的理想中,教育是自由且開放的,想貢獻的人就可以很簡單的參與。當人越來越能知道自己想持守的價值觀,就不會錯;若能將均一的架構做得更好,也會往「開放大眾參與」的目標更進一步。

「比如某些情況下,醫生可能只會跟病人說有 A 跟 B 兩種藥可以選,但是實際上 C 的效果可能最好,只是會讓事情變複雜或是有其他的利益因素,導致沒有被公開出來給病人選擇。」我們期待用簡單的方式弭平資訊落差,讓每個人都有足夠多選擇的機會。


——均一架構師 Isacl

均一教育平台 提供免費且開放的學習資源,幫助弭平學習資源落差;ShareClass 讓老師們上傳自己設計的講義、學習單、備課內容,一起共創優質的教學資源,都呼應了「讓每個人有更多選擇與機會」的價值。

這個舞台樸實無華,但重視讓每個人發光

如果你也期待用自身的軟體技能,發揮影響力,讓教育資源更容易取得,讓下個世代擁有更多元的資源與選擇,這裡會讓你找到志同道合的夥伴,一起成長與自我實現!

作者 / 編輯|Emily(均一平台教育基金會 Marketing Lead)

分享這篇文章:

相關文章

生命的改變從教室開始

在孩子長大成人之前,有將近一半的時間在學校度過,許多孩子的成長與改變也在這裡發生。有些孩子從討厭數學到數學成績名列前茅、有些孩子從討厭學習到願意學習,卻也有些孩子無法前進,不論是學習動機低落、教育資源受限,都是可能的原因之一。

也因為看見了這些孩子的困境,我們希望透過科技的力量,提供孩子們優質且免費的學習資源,落實教育平權,打造一座沒有牆的教室。

我發現,原來教學就該是看見孩子真正需要被幫忙的地方,而不是看教學指引而已。

大同國小.林政琦老師

教室裡的改變

均一在一次次與學校、課輔班的合作中,看到許多成長與改變的故事。

我們看到有孩子從一開始放棄數學、不敢發問,到後來能主動舉手發問,甚至能教其他同學;也看到有老師體悟到成績不是一切,重要的是孩子們的學習態度以及如何面對挑戰與困難。

可能有一些東西並不是,成績單上面看得到的,有的時候我們好像,太在乎這個學生的表現是集中在成績這一塊。

文英國中.李延慶老師

孩子有無限多的可能正在教室中發生,邀請你與我們一起,創造更多免費優質的教育資源,讓更多孩子的未來有好的改變。

你也能一起參與改變

均一是一個非營利組織,為了專注於我們的願景使命,我們不承接政府預算、不發展有對價關係的盈利,仰賴與我們有相同願景使命的大眾捐款支持,期待集合眾人之力,實現真實的共創與共好。

邀請你一起參與 >> 公益支持

不分城鄉,教室裡的學習弱勢

不論在都市或是偏鄉,教室裡都存在著學習弱勢。每個孩子的學習步調、吸收知識速度都不同,如果孩子們沒辦法在教室裡學到適合自己步調與發展需求的內容,都有可能處於學習弱勢。我們希望透過平台上免費有趣的學習影片與習題、科技化的平台輔助功能,讓這些孩子能夠按照自己的步調學習,培養自信找回成就感,發揮原生天賦。

我們藉由課輔班合作計畫與學習扶助計畫,讓更多學習速度不同的孩子,得到差異化的教學,弭平學習落差,並在過程中持續鼓勵、陪伴孩子與教師

課輔班合作計畫

透過與課輔班合作,均一提供平板筆電載具、專業師資培訓與觀課陪伴,協助課輔班老師能以遊戲化的數學學習模式,讓弱勢孩子重拾學習興趣、鞏固基本學力。合作期間,也看到許多老師陪伴孩子的動人故事,我們記錄這些過程與故事,也邀請有興趣的你,點擊下列文章更了解計畫成果,也認識課輔班老師的故事!

有位平常學習上較落後的孩子,跟我分享,是磨數營讓她愛上數學。甚至跟我說 : 努力沒有做不到的事!

屏東躍愛課輔班 林綺漩 老師

學習扶助計畫

在 106 學年度,均一與苗栗縣和屏東縣分別合作進行「結合均一的課中補救」試辦計畫。藉由一般課堂的時間,抽離需要額外學習扶助的孩子到「學習扶助班級」,搭配均一平台的使用,有效診斷學生的學習斷點,提供個人化學習。

經過三年的顯著成效與現場教師的正面迴響,109 學年度起,均一在苗栗、屏東推動學習扶助「深化」模式,除了繼續數學課中學習扶助外,期盼藉由更深度投入的專案教師、更具規模的教師社群、更系統性的增能與支持,為學習扶助的師生帶來更有效的教與學。

學習扶助計畫進行的這幾年,我們不只看見許多孩子學習的進步,更看見許多老師教書育人的理念,邀請你點進下方文章,認識其中一位專案教師的故事。

苗栗文英國中李老師照片

帶孩子走出教室裡的無力感 —— 苗栗延慶老師分享

在眾多均一平台上的老師當中,今天想特別與大家分享延慶老師的故事。延慶老師是「均一課中學習扶助深化專案」的老師,他觀察到,傳統一體適用的教學當中,班級內存在的學習落差影響了孩子的學習信心;透過「課中學習扶助」,老師們能用不同的教學方式,幫助孩子建立學習成就感,以及對未來的信心。

了解更多 »

你也能一起參與改變

均一是一個非營利組織,為了專注於我們的願景使命,我們不承接政府預算、不發展有對價關係的盈利,仰賴與我們有相同願景使命的大眾捐款支持,期待集合眾人之力,實現真實的共創與共好。

邀請你一起參與 >> 公益支持

是老師,也是教育創新家

在均一有一群老師,不只出現在第一線教學現場,分享如何利用平台提供孩子們差異化教學,給學校或課輔班的老師,更設計出多元跨領域的課程,激發孩子們的學習動機。

我們在台灣擴大推廣 Code.org 的 Hour of Code 一小時玩程式,團隊夥伴製作中文化插電與不插電的程式課程、結合創意的教學設計,讓 Code.org 這套全球廣受好評的程式課程,在台灣的使用濃度達到世界排名第九、亞洲排名第二,讓臺灣的程式教育能夠與國際接軌。課程資源與師資培育,都逐步與國際接軌。

「模組化的課程設計,不論對教師教學、學生學習都有很大的幫助;因為課程規劃得很完整,老師能很清楚第一步要如何開始、接下來又該怎麼做,以及背後的教學目標,搭配程式闖關遊戲,小朋友會更有動機去嘗試、思考,甚至他們做完後、還會想再做一次,主動地去複習所學!」

太平國小 陳宜均老師

為了讓孩子透過程式學習運算思維,均一也設計了一系列 Scratch 課程,採取專案導向學習 (Project-Based Learning),以深入淺出的講義或影片引導,經由不同領域主題,’當孩子面對給予的任務,將學習如何解構問題、摘要重點、發現規律,循序漸進地練習程式的思考。

數電快閃教室

數電快閃教室計畫,是團隊夥伴到教學現場透過「數學 X 電腦科學」的跨領域課程,將好玩、互動性高的電腦科學融入數學的課程內容,讓孩子覺得原來數學可以這麼有趣,學到的知識也可以加以應用。均一也透過此課程和現場老師分享跨領域教學,探索更多的學習可能

後續雖遇上五月份的疫情,團隊發揮創意推出「線上快閃教室」,以線上的形式,快閃 18 所國小的線上教室,帶來「自學力就是你的超能力」主題分享,總計有 329 位學生參與,我們希望藉由這個活動,讓孩子在疫情期間能夠找到自己學習的目標和節奏。

當我們 Code 在一起說故事

「當我們 Code 在一起說故事」專案計畫,也就是平台上「電腦科學起步走|一起說故事」課程,是源自 Google 開發的 CS First,均一除了將其中文化翻譯,並且配合 108 課綱將課程內容和教學模組在地化。課程內容以程式作為跨域學習的槓桿,融合電腦科學、語文、音樂、藝術,鼓勵孩子用想像力編寫動人的故事,並且練習程式的思考。

此課程也獲選「 第三屆未來教育.臺灣100 – 全臺年度百大創新教學專案」的獎項殊榮。

每個孩子都希望能創造屬於自己的故事,細緻的課程架構,並附有專人引導的自學影片,孩子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和創作速度前進,人人都有成就感!

KIST: 拯民國小.宋亭緻老師

你也能一起參與改變

均一是一個非營利組織,為了專注於我們的願景使命,我們不承接政府預算、不發展有對價關係的盈利,仰賴與我們有相同願景使命的大眾捐款支持,期待集合眾人之力,實現真實的共創與共好。

 邀請你一起參與 >> 公益支持

教室裡的風景

每個人的生命當中,都有那麼幾位令人印象深刻的老師。有的老師幽默風趣、有的嚴厲而堅毅,有的老師像是再生父母,讓我們從學習與探索中,發揮生命更大的價值。

在 2021 年 的停課期間,有一種老師大量增加了,他們是守護孩子學習不中斷的「抗疫老師」,在短短幾天內,設法與孩子取得聯繫、使用各種數位工具,並給予遠距支持。

事實上,在在台灣的每一個角落,一直都能看見這些義無反顧為孩子付出的身影。以下是均一在推動教育改變的路上,遇到的幾位老師,希望透過簡短的文字、影片,與你一起分享,均一在教育現場的看見。

均一教師的身影

安溪國中——靜怡老師

靜怡老師任教於新北市安溪國中數學科,七年前開始使用均一教育平台,並將均一應用在「適性分組班」與自己的班級教學當中。

「讓孩子不會只是之前的挫折一直累積到最後,讓他可以在這裡找到讓他產生信心的地方。」/ 靜怡老師

點我看靜怡老師的完整分享 >>

 

安溪國中靜怡老師

 

高雄岡山教會課輔班——子婕老師  

子婕老師雖罹患罕病,仍完成中央大學數學、資工雙主修,更因為從小便與媽媽在教會服務弱勢孩童。研究所時對數位教學產生興趣、畢業後即投入弱勢教育。2020 年導入均一教學後,子婕老師與課輔團隊投入其中,幾乎天天討論到深夜。雖然孩子的學習成就並沒有一飛沖天,但她認為,孩子的正面心態、學習品格才是第一順位。

「我希望這些孩子記得,小時候有這麼一群人拼 死拼活努力去愛他們,他們是值得被愛的。」/ 子婕老師

點我認識「弱勢課輔班計畫」>>

均一如何支持教師

均一經由支持教師,更規模化地影響孩子。

在子婕老師參與的弱勢課輔班計畫中,均一在兩年內培訓了 110 位教師,其中有 87% 的老師過去未曾使用數位平台輔助教學,在經過師資培訓後,提升了 20% 老師的教學信心,大多數老師更能夠獨立於課堂中教學,陪伴孩子探索數位學習平台,找到適合的學習內容。

除了弱勢課輔班計畫之外,均一長期與苗栗、屏東學習扶助班級合作,培養學習扶助科技教師。疫情期間,更曾累積上千名老師同時在線參與研習培訓,支持全台教師、家長陪伴孩子停課不停學。疫情之後,超過半數的現場教師仍持續採取科技搭配教學,數位學習將是教師、學生、家長不可或缺的關鍵能力。我們期待持續投入培訓資源與教學法開發,支持現場教師,進而支持更多孩子。

你也能一起參與改變

均一是一個非營利組織,為了專注於我們的願景使命,我們不承接政府預算、不發展有對價關係的盈利,仰賴與我們有相同願景使命的大眾捐款支持,期待集合眾人之力,實現真實的共創與共好。

邀請你一起參與 >> 公益支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