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希望每個夥伴都能參與、執行用戶研究。」
—— 均一教育平台產品設計師小紫。
本篇專訪均一的稀有角色「產品設計師」小紫,長期以來,小紫是團隊中唯一的設計職能角色,近期,均一開始招募「UIUX 設計師」,以下將會透過產品設計師小紫的角度,帶大家一起認識設計職能在均一的演進史,以及現在的產品團隊全貌。
在七人組成的均一產品團隊當中,小紫是唯一的設計師,團隊中有產品組組長、兩位產品經理與三位產品實習生。此外,小紫也經常與軟體工程端的工程師們合作,每天都在實戰中磨練與不同專業背景夥伴溝通的語言。
在介紹小紫之前,邀請你跟我們一起看看她最近遇到的一個狀況:
某天,產品經理提出一個新功能的「易用性測試」研究需求,產品設計師小紫收到之後,很快地規劃了完整的研究方法與情境。然而,帶著研究計畫再次與產品經理討論時,產品經理驚呼:「啊!其實我們不用做得那麼複雜!」最終研究計畫取消。
你認為,在這個事件當中,有什麼可以做得更好的部分呢?
溝通讓設計不設限
在每個組織當中,產品設計師的角色、定位、發揮方式都存在差異,端看如何讓團隊最有效地發揮價值;但不變的是,鍥而不捨的同理與溝通,能擴大設計師的影響力與工作價值。

上面的事件當中,小紫反思「產品設計師與產品經理」的專業分工與期待設定。產品經理熟悉業務端的需求與商業邏輯,產品設計師則掌握研究方法與設計專業;產品經理負責提出「想探討什麼問題」,產品設計師則需要提出「有哪些研究方法」。但是在上面的例子中,他們不小心略過了釐清研究目的與方法選項的步驟。小紫很快地在事後與產品經理討論出彼此職責定位,確保日後合作更加順暢。業界產品設計師與產品經理之間的愛恨情仇時有所聞,但是在均一,產品設計師與產品經理有平衡且緊密的合作關係。
「不論發生什麼事,我們都不會輕易放棄溝通。在均一,沒有人是壞人。沒有職能間的不平等,更沒有部門之間的對立。但也代表你不能只想埋頭把設計做好就好!」
—— 均一教育平台產品設計師小紫。
團隊歷經一番調適,才找到如今的合作默契,成員們十分享受團隊一起磨合成長的過程與成果。但團隊裡的大家,並非一開始就懂得如何與產品設計師合作。
小紫回想早期的狀況:「以前會看到需求端直接在 slack tag 工程師問某某功能做不做得出來、可不可以做成某個樣子,但是沒有經過通盤的評估。理想上,產品經理、產品設計師、軟體工程端三方的角度一起納入,較能有完整判斷。但早期的合作習慣當中,缺少評估『使用體驗』的職能角色參與。」
在還沒有明確合作流程的情況下,小紫會主動 follow 這些討論串,提出建議與看法,並且時不時與業務端交流,瞭解使用者需求,一起興奮地討論各種產品發展的可能性。久而久之,夥伴們養成找她一起討論產品設計的習慣,隨著組織架構調整,也建立起更完整的協作方式,讓小紫有更明確地發揮空間。
現在,小紫的日常工作當中,約有 30~40% 的閉關專注時間,其他時間會與產品端、軟體工程端密切溝通協作。軟體工程端的工作特性是高度的專注,產品經理則幾乎沒有自己的時間,持續在溝通與促進溝通。而產品設計師剛好居於中間,既要有產品端的靈活與表達能力,也要有軟體工程端的專注執行與高效產出能力。因為這樣的工作特性,產品設計師往往最能夠同理不同角色的工作需求。
「在均一工作會讓你跨出設計師的同溫層。」
—— 均一教育平台產品設計師小紫。
平時會聽到許多組織的產品設計師分享在在公司內,如何推動跨部門夥伴使用共同的協作工具,但產品設計師們選擇的工具,往往是針對設計專業職能打造,儘管推動者(產品設計師們)很容易上手,其他職能的夥伴仍需要花費一定程度的學習成本。因此,小紫在導入任何工具或方法時,都十分重視配套的教學與說明文件,以及不同職能夥伴的使用回饋。相較於在有完整「設計部門」的團隊裡做設計,在均一作為「一人設計部門」的角色,挑戰性高、溝通成本高,也讓小紫培養更多元的能力。
信任讓遠端工作沒有距離
聊到遠端工作,小紫特別強調:
「因為均一長期貫徹的誠信文化,累積了信任基礎,才讓我們在遠端工作中保有高度的自主與工作品質。」
—— 均一教育平台產品設計師小紫。
產品團隊的會議有八成在線上進行,並且將實體會議儘可能安排在一週當中的特定幾個工作天,讓夥伴們保有實體見面的連結,也兼顧閉關專注的需求。偶爾想換個工作環境時,小紫會與夥伴們約在喜歡的咖啡廳,享受不同的工作氣氛。

「有時候,我們以為用文字非同步溝通很有效率,而且比較不會打擾到對方專注的時間,但事實上,要產出完整的文字訊息所花的時間,可能遠超出一通視訊電話來回提問和反饋所需要的時間。」
—— 均一教育平台產品設計師小紫。
遠端工作時,必須特別有意識地安排時間,並且敏銳地判斷當下如何溝通較有效率。例如,用文字訊息「非同步」討論比較有效率?還是直接視訊對話更有效率?或是約實體會議時再進一步討論?有些情緒反應,可能會影響溝通,但在遠端視訊會議當中較難察覺:
高度信任的文化、以及對各個職專業能工作性質的重視,讓均一的大家自在地選擇工作地點;而對彼此感受與連結的重視,讓夥伴們自然而然樂於實體見面。遠端不是一種福利,是從我們選擇的價值觀出發,造就的一種工作方式。

設計師在均一的成長之路
在加入均一之前,小紫並不知道自己有朝一日,會成為產品設計師。選擇加入均一時,她原在乙方公司擔任 UI/UX 設計師,然而乙方接案的工作性質,讓她少有機會實際看到產品上線之後的市場反饋,因此一直想參與擁有自家 To C 產品、重視數據分析的產品團隊。過去在人文科學領域的研究經歷,讓小紫具備專業研究素養與批判性思考的能力,在日後從事使用者研究時,發揮很大的作用。會議中,她擅長梳理討論邏輯、兼顧多面向的思考,且擅長簡報,將複雜的資訊簡化成容易消化的形式。
「個人在團隊中的發展,仰賴個人與組織價值觀是否一致;如果個人與組織看重的方向不同,在團隊中就不會快樂,也得不到職涯中想要的發展。」
—— 均一教育平台產品設計師小紫。
台灣業界對 UI/UX 的重視程度,普遍落在「好像都聽過,但未必有認真投入資源創造價值」的階段。近年來,設計師在均一的重要性與業務量逐漸提升,今年更新增一名「 UI/UX 設計師」職缺。雖然均一尚未發展出「設計部門」這樣的組織架構,產品團隊仍有許多可以更加成熟的地方,小紫看到組織整體對設計的重視,也對未來的發揮滿懷期待。
下半年的重點,將會放在均一教育平台教師使用者指派任務功能的優化、均一教育平台各個頁面的一致性、優化組織整體 Design System。此外,小紫也規劃依據組織需求,安排內部設計、研究相關工作坊,打造一個人人都有設計思維與研究素養的組織。

如果你擅長設計但不想只做設計,熱愛教育也享受學習,想要找一個願意向你學習、也能夠刺激你成長的地方,邀請你成為我們的 UI / UX 設計師,讓均一教育平台成為更能滿足終身學習需求的產品,一起為教育盡一份心力!
作者 / 編輯|Emily Tsa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