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董事長(以下簡稱方大哥)是我工作以來,最重要的貴人,沒有之一。因此,想藉由方大哥出書的此刻,跟大家分享我所認識的方大哥。
多認識方大哥,大家就會更好奇他與團隊所推動的事,而所有的好故事,就在天下文化出的這一本「與孩子一同編織未來」裏面!
眼光長遠的策略家
我相信很少人會說方大哥是策略家,可能更長的時候會談到方大哥是一個實踐家,而即將接棒方大哥在KIST上的任務的李吉仁教授才是策略大師。但我講講以下幾件事情,我相信大家會認同我的觀點。
方大哥最核心的策略,就是「找到對的人」。
與總裁的兄弟緣
先講我認為方大哥最特別的兄弟之緣 — 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 嚴長壽先生(以下簡稱總裁)。方大哥跟總裁的緣分在書中都有提到,但我認為方大哥最妙的是,在真的要成立一個線上教育平台時,方大哥詢問總裁能否用總裁在台東營運的「均一中小學」的名字「均一」,因為方大哥非常認同「均等、一流」的教育理念。
心胸寬闊的總裁當然是答應了,而這一答應,也把總裁綁進了均一教育平台前面3–5年的宣傳推動裡面最要角的角色。任何記者會、對外重要的活動與發表,總裁都不遺餘力的大力宣傳均一教育平台,但事實上,均一教育平台根本不是總裁與公益平台所直接經營的,這種透過品牌上的連結,而帶出總裁的投入,實在是太厲害了,厲害到我曾經在學校研習用 Kahoot 問均一教育平台的創辦人是 1. 嚴長壽先生 2. 方新舟先生 3. 呂冠緯先生 時,方大哥的比率最低。方大哥不在意自己的知名度,他在意的是平台的影響力,因此連命名,他都這麼有智慧,從現在倒回去,實在讓人佩服!

與李吉仁老師的師生緣
方大哥另外一個令人驚訝的是,他在竹科把公司賣了,準備退休時,去讀了個台大 EMBA,一方面有一個具體的理由可以常常不在公司,準備交班,另外他其實也在找未來可以一起工作甚至交棒的對象。沒想到,方大哥的目標,就是他的老師,人稱策略大師的李吉仁老師(吉仁老師在許許多多上市櫃公司擔任獨立董事,甚至也曾經借調到鴻海過,是少數有豐富業界經驗的學者。)
方大哥很有耐心,從邀請吉仁老師擔任董事開始,後來誠致、TFT 以及拆分出來的均一的策略會議都讓吉仁老師去 facilitate,讓吉仁老師越陷越深(請容許我用這個詞,因為我相信一開始吉仁老師從來沒有想過要接誠致),到後來方大哥得了第二個癌症開刀,均一已經切分出去由我負責,安婷也需要面對TFT時,吉仁老師被方大哥感動,也是一種責任與使命感,就開始認真思考來接方大哥的棒。(更多故事可以看親子天下的好文章:老師成接班人 方新舟X李吉仁的第三人生:走一條不看KPI的偏鄉教育路)

過去十年裡,方大哥花第一個五年把均一教育平台辦起來,然後交給我;又花第二個五年把KIST 聯盟建起來,然後交給吉仁老師,我真的沒有看過這麼會創業,又這麼會交棒的。
同時我只看過老師找學生創業並且傳承給學生,從來沒有看過,學生找老師然後傳承給老師的!
與TFT創辦人劉安婷的父女緣
再來我們談談方大哥跟安婷的互動。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,方大哥先認識安婷的父母親。2013年初,方大哥微服出巡(請容許我用這個詞,比較有畫面感)全台灣各地課輔班,希望找到關懷弱勢的具體方法,其中也拜訪了台中的林業生基金會。
當時安婷的父親宜中哥(後來成為我的岳父,笑),就跟方大哥提到他有一個從美國 Princeton 畢業的女兒,正好在研究 Teach For America 的題目,看看是否在台灣也能做什麼。在跟方大哥的互動中,宜中哥認同並且敬重方大哥,因此當安婷回台要創TFT時,宜中哥給安婷最重要的建議之一就是,找方大哥當 Coach,而且一定要是董事。一個父親給女兒最好的建議之一,就是讓他在事業上,也找到一個類似父親輩份的教練。
安婷當時最困難的決策是,第一屆要派多少TFT老師,當時方大哥敏銳地感覺到安婷受到過多媒體與其他人眼光的壓力,進而協助安婷一步步來,不要一下壓力過大,從9位開始就好。現在回頭來看,若不是當時一開始 start small,TFT 應該不容易有現在這將的品質,因為 Teach For America 就因為太大量在招募人,一屆 5000 位老師,後來在品質上開始出現被教學現場質疑的聲音。
我跟安婷常常開玩笑說,眼光看得更遠的方大哥當時在想的還不止這個,還有讓安婷留在台灣,畢竟安婷一開始只是想要用一個 gap year 的概念回台灣做點事,但最終應該還是會回美國。也因此,方大哥把我招募進誠致,協助均一教育平台的推進,並且讓我跟安婷認識,沒想到我們就交往、結婚,甚至我們常笑說,都「搞出人命來」。

這樣的情況下,安婷自然也走不了,而TFT穩健的發展下,眾多的校友也成為 KIST 學校的師資來源。方大哥在 TFT 的董事會上,安婷在 誠致KIST 的董事會上,這樣的智慧真的叫人佩服。
開刀前的一通電話
最後一段,我想寫一點點關於方大哥的私事,因為新書發表會當天已經透過臉書直播分享出去,我想,這部分應該是可以寫下來,也希望大家知道,一位愛這塊土地的長者的心。
我在發表會當天說過:「要接方大哥的棒子很不容易。」一方面,我的能力確實還有很多發展空間,二方面,方大哥每次創出來的事業都是用極少資源面對極大挑戰,跟他最愛的猶太人精神一致。
而大家不知道的是,我曾經可能在我加入誠致才兩個月,就有要接方大哥棒子的可能。
我進誠致不久,方大哥就打算請三週的假,多數人包含我以為方大哥要出遊,直到後來方大哥才告訴我,他得了肺腺癌(方大哥的第一個癌症,四年後方大哥得了胰臟癌),需要開刀。醫療背景的我,除了推薦認識的老師之外,其他能做的不多,就是禱告。
手術的那天一早,我接到方大哥的電話,電話那一頭傳來非常誠懇的聲音:「冠緯,我今天開這個手術理論上風險不高,但是領導人總要作最壞的打算。如果我發生什麼事,我希望你答應我,在均一好好做10年,因為10年才有機會有教育的改變。」
連我在打這些字的當下,我都有一點哽咽,因為我在想,什麼人會在他的開刀之前,念茲在茲的是這一塊土地,是這個地方的教育,是一個根本還沒有長大的平台。
我感覺到那份邀請的重量,因此我很甚至地禱告了一下,在有平台的感覺後回應:「方大哥,我會的。我相信上帝也會保守您。」
感謝上帝,方大哥開刀平安,我不致於進誠致兩個月就要接下團隊。但確實明年就是均一教育平台10週年,希望在那個場合,我可以跟方大哥說:「方大哥,當初答應你的事,我做到了。而我會繼續做下去。」
邀請你透過讀書一起關懷弱勢科學救國

方大哥的故事有太多,我自己先前還寫過一篇文章「側寫均一教育平台創辦人方新舟:你,願意給年輕人多少機會?」歡迎大家也可以參閱。
其他關於方大哥許多重要的帶領,都寫在「與孩子一同編織未來」這一本書,裏面從外婆橋、均一教育平台、翻轉浪長一路到公辦民營的 KIST 學校都有清楚的分享。
方大哥還希望透過贈書計畫讓更多關心教育、關心台灣、關心下一代的朋友看到,希望大家可以多多支持,多多分享!
歡迎大家參考 KIST 的 FB 活動(連結請點此)或者官網(連結請點此)。
作者 / 編輯|呂冠緯(均一平台教育基金會董事長兼執行長)